現代社會資訊發達,教養育兒訊息豐富卻也使得家長更加眼花撩亂,不知道該如何是好,以為提早送孩子學習就能夠贏在起跑點上!事實上,學齡前的孩子需要的學習,並不是所謂的學才藝,而是學習認識自已、認識這個世界,因此這時期最需要發展的能力是:
-
身體動作的學習,舉凡走、跑、跳等大動作,到翻書、捏黏土等小動作發展。這些動作發展將與未來自理照顧能力以及課業的學習息息相關。
-
人際相處的學習,學習等待、輪流、分享,如何與朋友相處,是孩子認識自己,以及與別人合作溝通的基石。
-
語言溝通的學習,學齡前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,語言發展越好,就越能表達自己的想法,這也是日後讀寫能力、各學科發展的基礎。
-
創意思考、解決問題的學習,孩子將來要面對的世界是我們無法想像的。鼓勵孩子獨立思考,在解決問題中,他將對自己更有自信,也更能夠在未來面對各種困境。
所以,父母只要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下有充分探索的機會,並提供適合其年齡及個別需求的教學方式,讓孩子建立自信,培養學習興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學英語、才藝並無不可,但不是全部!若孩子動得不夠、生活自理及常規都沒學好,也不知道如何跟別人交朋友,可能會本末倒置,讓孩子往後因基礎能力未培養好,而造成學習障礙!
挑選托嬰中心及幼兒園的技巧
立案的托嬰中心及幼兒園不論空間大小、設施安全、師生比例、托育人員及教保人員資格、消防安全、孩子的活動空間、交通車、司機資格…等相關條件,都必須符合政府的規定,才能通過立案申請,而且每年均定期檢查公共安全,有政府嚴格的把關,您家小寶貝的照顧環境,將會有更多的保障!
蒐集有關托嬰中心或幼兒園的相關資料,如托嬰中心或幼兒園的立案法規內容、何謂評鑑績優、詢問其他有經驗家長的建議…等,協助您了解。並列出您選擇托嬰中心或幼兒園的條件,如:預算多少?托育時間的長短?由誰接送…等。參考資料:違反兒少法公告
-
請注意有無懸掛立案證書,並核對立案證書內容。
-
審視現場環境與設備。
-
行政管理部分:如機構的經營理念和你是否一致、機構的行事曆是否定期公布等。
-
托育、教保理念部分:如老師能否尊重並同理瞭解孩子(如:會積極傾聽幼兒說話、站在嬰幼兒的角度互動)、托育教保活動設計是否適合幼兒身心發展,也要清楚了解生活作息安排等等。
-
健康安全部分:如是否定期進行嬰幼兒健康檢查、是否養成嬰幼兒良好衛生習慣,如飯後刷牙、如何正確洗手、教具、玩具是否定期清洗、消毒、託藥制度是否健全等等。
-
與負責人、主任、園長、老師溝通相關托育、教保理念,並了解托嬰中心或幼兒園的托育、教保活動與內容是否符合您的期待。
-
詢問該園其他家長以瞭解機構實務情形。
-
偕同您的小寶貝一同前往,讓幼兒自己感受托嬰中心或幼兒園的氣氛,甚至可以與托育機構商量,安排一段試托、試讀時間。
-
有些托育機構會開放家長陪讀幾天,協助嬰幼兒適應環境,請您也盡量撥空,陪您的孩子一起適應新環境。
-
托嬰中心師生比:依據「臺北市兒童福利機構設置標準與設立自治條例」規定:收托滿2個月至未滿2歲之兒童,每5名應置護理人員、教保人員或助理教保人員1名,未滿5名者以5名計。
-
門禁管理部份:托嬰中心或幼兒園出入口是否確實管制、是否訂定詳細接送辦法,如:接送嬰幼兒要接送卡或若非嬰幼兒父母(監護人)親自接送需父母(監護人)與托嬰中心或幼兒園電話聯繫確認等。
決定送托後,與托嬰中心或幼兒園討論送托內容細節及其他相關事項,如:收費項目、退費辦法、接送、疾病、緊急事故處理等問題。在孩子至托嬰中心或幼兒園就讀後,別忘了經常與老師保持聯繫並與孩子溝通,了解嬰幼兒在托嬰中心或幼兒園的適應狀況。
以上幾個技巧相信有助您在挑選時,為孩子選擇出最合適孩子的托嬰中心或幼兒園,但開始送托後,做家長的您仍需持續與托嬰中心或幼兒園保持密切溝通、積極參與托嬰中心或幼兒園辦理之親子活動,才能確保孩子的托育品質!
要記得,再優質的托嬰中心或幼兒園都取代不了父母的角色,將孩子送托並非就卸下照顧孩子的責任,而是需與托嬰中心或幼兒園建立互信關係、保持良好的溝通,一起關心孩子、了解孩子的狀況,共同努力為孩子營造溫馨的童年。
瀏覽數:56227